儿童游乐园设计要点及分析
年龄常常是儿童户外活动分组的依据,儿童常会因年龄的不同而分为各自的小集体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活动方式各不一样,游戏内容也各不相同。
不同年龄阶段的设计原则
1-3岁:大人需要陪同时刻看护,需要开阔安全的活动场地,设计时地面要柔软,活动设施伴随着肢体成长活动。
3-5岁:家长可以保持一段距离,(需要家长休息区)儿童互动性增多,肢体活动幅度增大,单独的活动场所和设施(跷跷板)。
5-10岁:家长可以托管,独立性增强,肢体活动已经成熟,需要更多的发展新互动性活动。儿童之间的交流以及父母和儿童共同参与的活动。
设计要素
儿童游乐园地设计要将安全性,造型、空间感等作为设计的主要因素。需要特别注意的由尺度感、色彩、铺装、植物等其他细节方面。
1.尺度感
对于儿童活动场地尺度的把控,尽量做到“小空间,多趣味”,不宜过大,因为成人的一小步等于儿童的好几步,一般来说,成人步幅约65cm,3秒走路的距离估计有65×2×3=3.9m,所以设施的安全距离是1.8m,看护区的坐椅距离儿童设施的距离不得多于4m,不得少于1.8m。
2.道路与铺装
分为场地外部道路和内部道路两种,外部道路应设计得简短直接,方便儿童快速进入活动区域。而内部道路则应该尽可能地增添趣味,方便使用儿童汽车、滑板等器材,其宽度一般在 0.8-1.5 米之间。通向儿童活动场地的道路和活动场地内的道路表面要平整防滑,而通向幼儿活动场地道路还要方便婴儿车通行。在所有的游戏设施下都应该采用保护性的地面,如沙地、塑胶、橡胶垫等。
3.游戏设施
全部设施要本着安全第一,以培养和锻炼儿童的体质与冒险精神为目的。游乐器具断头处理圆润、棱角光滑,结构稳定,尺度适宜,并应提供多种游戏器械供儿童选择,实现游戏难易程度的分级,让孩子们随着年龄和能力的增长而依次使用。